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

實作原則與作業評分

所謂「永續生活」,指的是我們在生活中能順應自然法則, 善用自然給我們的無價之寶,透過樸門設計及永續運用的理念, 引領出實作的五個步驟。: 

1.「觀察」:透過暖身練習、原理介紹、案例,引發對週遭環境的敏感度,進而觀察時常忽視的週遭環境及其運作。

例如在上「土壤」時,老師特地帶我們到草皮上,去看看這個時常被我們忽略的「腳底下的宇宙」。







 2.「設計」:建立「樸門永續設計」的基本理論觀念後,以上述觀察為基礎,考量使用者的需求,引導學生進行設計。本課程的設計基地選擇實作的現地; 

3.「實作」:同學們實際將原本不具生產力的荒地前,經過現地與非現地的觀察後,依順應自然法則的設計,轉化成能滿足人類需求具符合自然的「生態菜園」。這對許多同學是很難忘的經驗。 

4、「體驗」:將上述經驗以學生喜愛的方式,如照片、影片或文章方式紀錄下來;並且結合該組設計之理念,製作為學期成果,如自拍影片、文學創作、平面創作與立體創作等等。

 5.「分享」:將上述體驗成果,可透過「聯合成果發表」、「共同網路資源」,分享給其它同學及校外人士。如此將可內化所學,並且成為社會的資產。

 為了落實第四點"體驗"
永續生活設計實作課程的作業,主要分作三種類型:

 (一)「課後學習單」:每週下課時,同學應繳交一份學習單。內容可以包括上課的心得、建議或問題等等。該學習單的目的,除了可得知同學出席狀況,也可掌握其學習狀況。

 (二) 「分組討論問題單」:如果該週有分組個案討論,將以「分討討論問題單」取代「課後學習單」的撰寫。

 (三)「讀書心得報告」:本計畫安排每組共同研討一本指訂書籍或網路資料,重點旨在探討全球並永續生活案例及對社會之影響。各組需繳交ppt電子檔、ppt書面(講義)檔。

 (三)「實作設計分析競賽」:本計畫安排在學期最後一次上課,由各組自行介紹其實作之設計、經歷、成果、心得及建議。並由各組、老師共同評分。老師說會讓我們認領一塊地,之後再讓我們看我們實作所種植出蔬菜及實作的認真程度。

學生學習成效評估及學習評量之方式與評分標準: 

1. 課後學習單及分組討論問題單40%

2. 期中讀書心得報告30%

3. 期末實作設計分析競賽40%(其中組間互評佔40%;組內互評20%;老師評分40%)

圖片來源:google 搜尋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