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

愛護環境,向大地學品德-食物森林活動(100下學期)


活動日期 101年12月15日(星期六)

活動時間 上午0900-1200

活動地點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生宿舍後方草地(療癒花園)

實施對象 全校師生

參加人數 教師  1 人 ,學生  35    人



一、活動主旨
本活動以「綠色服務」為主題將帶領師生到人社院學生宿舍後方荒地,進行種植「食物森林」活動。認識樸門農藝與實作並體會大地厚載萬物的生生之德。活動提供果樹苗與草花植栽供師生種植,希望能持續觀察與紀錄,與大自然共成長。

二、活動過程
    早上九點,同學陸續到達會場。由活動主持人邱奕儒老師帶領大家認識療癒花園內的植物,並讓大家去觀察風向、日射與植被等元素。樸門農藝的入門就是要先學會觀察,觀察才能認識土地,進而做出適當的設計。
  這次活動準備了許多果樹苗與香草植物,如:土芒果、桑葚、金桔、波羅蜜、薰衣草、百香果等,其中百香果在活動辦理前就先種到竹棚,讓同學們有個遮陰的地方。果樹與香草植物都可以提供食物的來源。邱老師說在東南亞地區,波羅蜜的種子是澱粉的來源之一,可以提供足夠的養分。
  食物森林的概念就是模仿真的森林去設計,植物由高層到低層排列。食物森林的高層植物大多是果樹,而旁邊種植香蕉、木瓜等植物可以保護果樹生長。中層種植豆科植物如樹豆等,矮層的就是短期的葉蔡類或是香草植物。如此從高到低都是食物,可以提供生活所需。要種植豆科植物的原因就是豆科植物可以固氮,定期修剪可以讓氮肥釋放到土壤中,提供其他植物生長所需的氮肥。可以固氮的植物有楊梅、辣木、樹豆、相思木、豆科植物等。其中辣木的葉與果實可食,也可提供足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。
  邱老師解釋完食物森林的概念之後,就解說種樹的方式。種樹的坑要挖30-50公分深,挖洞的時候要把表層的土與深層的土分開。因為表土含有有機質可以提供樹苗養分。坑挖好之後就加入發酵過的廚餘與土壤改良劑(伯卡西),發酵過的資材可以提供養分,如果是未發酵過的資材則會搶奪土壤中的氮素而造成「氮飢渴」,且發酵時所產生的溫度會影響根部發展;將廚餘放入後,再放入深層土蓋住廚餘,放入樹苗並放入表土,接著將剩下的深層土全部放入。將土稍微夯實讓毛細作用可以進行。將周圍的香草植物種下,並撒枯枝落葉作覆蓋物,除了可以提供有機質,也可以避免土壤水分蒸發與防止雜草生長。
  邱老師說種任何植物時,都要保持善念並祈求植物順利成長。用這樣的善念去種植,植物也會收到祝福而順利成長。邱老師也帶領大家唱祝福歌,祝福植物好好長大。
同學決定要種土芒果,為它打造一個適合生長的環境。

挖完土,放好廚餘堆肥與伯卡西的組別,開始把樹苗放入。

呵呵!我決定要種橘子!

別小看我瘦瘦的!我一定能種好一棵樹!

圖說:男同學用圓鍬挖土,女同學則選擇用小鋤頭與移花鏟將表土挖出,
並與深層土分開,以利接下來的種植工作。


太陽好大,只好戴著帽子慢慢挖土。

99年開始,宿舍就推行廚餘堆肥。
利用簡易的好養堆肥箱將宿舍廚餘化成肥料,
讓療癒花園更漂亮。

要種樹的地方選在斜坡下,因為可以收集到由斜坡流下的雨水與養分。

邱老師將伯卡西放入坑內,伯卡西是由多種有機資材加入綠生菌發酵而成。
除了提供土壤養分之外,更富含微生物能改變土壤。

男同學力氣大,一下子就把土挖很深。


小朋友也來幫忙大哥哥種樹。你看!我把大石頭挖出來了!

老師說種樹的時候要心存善念,樹才會健康長大。
大哥哥正在為小朋友解釋為何要種樹。

圖說:種好樹之後,要灑上枯枝落葉才不會讓土壤乾燥,也能提供有機質與抑制雜草生長。


我負責種桂花還有金桔,讓草地可以變作食物的生產地。

種好的桂花與金桔,可以變成綠籬也能作為食物。小樹苗的周圍有其他植物相伴,它就不會孤單。

剩下的香草植物也種到療癒花園內。花園旁多了果樹,未來一定會更美麗!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